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招商加盟
OEM代加工
外贸产品
新闻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电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传真:
  • 手机:13902216707
  • 13902287030
  • 13902212797
  • 1390228614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QQ:38462232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38462232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38462232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38462232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gzwansongtang@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万松堂深度好文

星巴克收购teavana,给中国茶企的启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2-3 浏览:8568 次

 

    星巴克收购teavana又提供了一个机会,而中国茶企从来不缺机会

    星巴克收购teavana,从本质上来说与中国茶企没太多交集:星巴克做全球市场,做标准化的快速饮品,虽然他号称卖情调,第三空间,本质上只是定位稍高级一点的便利饮品。从实质上来说,它与麦当劳的交集更多一些。

    星巴克不只收购teavana,它还收购了面包房,它还进入超市买固态咖啡粉……一个企业成功的占据了一个领域,它总是要进行扩张,对于全球性的企业来说,区域扩张潜力已尽,走品类衍生很正常,当然也存在风险。

    中国的茶企茶人很精明,总能找到引发媒体关注的话题,号召大家关注茶行业。只不过,每次看到的,除了发言人慷慨激昂,充满民族精神的表情外,那眼神中,总能发现一丝狡黠的笑意。中国的茶企茶人,你是否过于矫情了?

    星巴克收购teavana,的确带来一些机会。最大的机会,我个人认为,是联合国外的“星巴克对手”或更高阶的星巴克竞争者,在国外推出另一个品牌的茶饮店,凡是在欧洲的teavana(或星巴克)中心店面旁边,我都开一家,定位比teavana高,价格比teavana贵。

    这是一个吸引人的机会,我想,一定有企业会这么干的。然而,对于行业来说,一个机会改变不了行业面貌,更何况,茶叶行业从来就不缺机会。

    中国茶企,缺的是战略性实干

    机会,从来都是让人爽过一把后后悔的!

    我们简单回顾一段产业史——近10年的家电产业。

    当年,家电产业机会众多,上千家企业都活的特别滋润,质量差点,价格高点无所谓,市场上消费者多的是。然后,不到3年,他们只能在家里抱孩子,后悔当年。

    正当媒体天天报导“可怕的顺德人”时,海尔推出了5星服务,只要坏了就修。一时淘汰了无数顺德厂家。海尔因此风光,但是不到3年,海尔又开始后悔,错过了好时光。

    因为在报纸四处宣传“海尔是海”时,格力默默提升品质,产品6年内基本不坏,消费者从电工、导购、朋友处了解到这点,指牌购买。海尔的品牌光环一下子就被刺破了。格力站在产业之巅,风光无二。

    不出3年,格力也得开始后悔……

    当格力叫板渠道商时,美的在默默的做一件事——扩充产品线,而且,每条产品线要做到前三名。现在的美的,已经可以把一个家庭的家电尽数囊括。一旦有一天,美的整合所有的事业部,自建线上+线下售卖-安装体系。那么,同样的价格,相同的品质,美的纯利可以高8个点左右,那么,资本市场上的溢价会让资源不断流向美的。格力,只能在背后一声叹息……

    我们回顾这段产业史,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利用事件、媒体玩弄悲情、获取好感的企业,都是下一阶段的出局者!反观成功者,无一不是在其它人志得意满时,选择把真金白银投下去,把汗水晒下去。当然,有人说还需要战略眼光,方向对头。其实,战略只有三件事:看透未来竞争力的来源,重新搭配资源获取效率,敢于付出代价实施。当年,美的决定扩充产品线时,面临的对手绝非弱者,新事业部第一年经常亏损过千万,但是,他们终是成功了。

    机会,是表演者的狂欢节。真正的王者,只不过把机会看成了一个路边的加油站,它按照自己的方向艰苦潜行。

    茶产业,充满太多的机会和太多的表演者,把文化符号视为品牌,把定位这种说服术看作营销,把专卖店这种表面文章看作营销,把营销看作经营企业,把资本市场的浮躁视为自己的伟大成就。如果你们鼓动民族情绪就可以做大、发财。那么,从产业上看,做大、发财的更应该是茶农而非你们。

    在中国,不仅一般的传茶企要做到战略性实干,现在的养生茶保健茶企也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这样,公司才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才不至于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首页 集团概况产品中心加盟合作养生文化外贸专区人力资源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分享到: